宜蘭縣金洋國小學推動九十七年度教育部預算內 原住民教育文化-籐編、編織 實施計畫
宜蘭縣金洋國小學推動九十七年度教育部預算內
原住民教育文化-籐編、編織 實施計畫
壹﹑依據:教育部九十七年度預預算內原住民教育文化特色—藤編及編織實施計畫辦理。
貳、計畫目標:
一、延續泰雅文化,讓原住民年輕學子體驗先民生活、認識歷史、明瞭文化,以建立自信。
二、結合生活與藝術,讓學生在學得一技之長外,藉由藝術之陶冶,確立正確人生觀。。
三、激發創意,提昇泰雅文化藝術。
參、實施內容:籐編、編織
肆、實施方式:
一、時間:
(一)自九十七年一月一日起至九十七年十二月卅一日止
(二)每週三下午13:00-15:00
二、地點:
(一)竹、籐編織:泰雅傳統建築物穀倉、自然教室
(二)布編織、串珠:傳統文物室
三、對象:
(一)竹、籐編織:三至六年級男生
(二)布編織、串珠:三至六年級女生
四、講師:
(一)竹、籐編:黃雙喜、王興義、鄭轅緒及本校推展泰雅傳統藝術教育工作小組
(二)編織、串珠:卓秋萍、雷梅蘭及本校推展泰雅傳統藝術教育工作小組
五、教材:
(一)講師自編(以本部落常見、使用為主)
(二)泰雅傳統文物
六、教材重點及內容:
(一)竹、籐編織:魚網、背簍、魚簍手提籃、背袋、帽子、置物籃、工具包及服飾佩件等。
(二)布編織、串珠:小米吊飾(串珠)服飾、桌布、背單、筆盒、手環等。
伍、推展小組:
職 稱 | 姓 名 | 推展工作 |
校長 | 蔡世英 | 綜理傳承工作 |
教導主任 | 謝筱菱 | 擬訂計畫及協助推展籐編工作 |
總務主任 | 王興義 | 協助推展編織工作 |
教務組長 | 蕭家興 | 協助傳承工作 |
教師 | 鄭轅緒 | 執行傳承工作 |
幹事 | 吳仁輝 | 經費核銷審查 |
護士 | 張懿文 | 經費撥付 |
陸、經費:
一、來源:教育部全額補助。
二、申請經費共計新台幣拾貳萬元整。
三、經費概算表如附件一。
柒、預期效果:
一、藉由薪傳工作的推展,學習基本編及織的技術。
二、以生活化及實用性為主的教學過程中,提升學生的興趣,進而喜歡傳統手工藝之技能。
三、辦理成果發表會,以落實教學。
上半年課程表
週次 | 課程內容 | |
男 | 女 | |
一 | 整理藤才 | 整理線才 |
二 | 十字編法 | 繪架構圖 |
三 | 十字編法 | 繪架構圖 |
四 | 十字編法 | 盤線 |
五 | 斜紋編法 | 盤線 |
六 | 斜紋編法 | 盤線 |
七 | 斜紋編法 | 理經 |
八 | 製作簡易魚簍 | 理經 |
九 | 製作簡易魚簍 | 理經 |
十 | 製作簡易魚簍 | 上架 |
十一 | 製作簡易魚簍 | 上架 |
十二 | 製作簡易魚簍 | 上架 |
十三 | 製作簡易魚簍 | 上架 |
十四 | 背帶製作 | 飾帶製作 |
十五 | 背帶製作 | 飾帶製作 |
十六 | 背帶製作 | 飾帶製作 |
十七 | 背帶製作 | 飾帶製作 |
十八 | 成果展示 |
下半年課程表
週次 | 課程內容 | |
男 | 女 | |
一 | 整理藤才 | 整理線才 |
二 | 三角形編法 | 盤線 |
三 | 三角形編法 | 盤線 |
四 | 三角形編法 | 理經 |
五 | 相互螺旋編法 | 理經 |
六 | 相互螺旋編法 | 上架 |
七 | 相互螺懸編法 | 上架 |
八 | 甕底的起法 | 背袋製作 |
九 | 甕底的起法 | 背袋製作 |
十 | 甕底的起法 | 背袋製作 |
十一 | 甕底的起法 | 桌布製作 |
十二 | 甕底的起法 | 桌布製作 |
十三 | 甕底的起法 | 桌布製作 |
十四 | 背簍製作 | 手環製作 |
十五 | 背簍製作 | 手環製作 |
十六 | 背簍製作 | 吊飾製作 |
十七 | 背簍製作 | 吊飾製作 |
十八 | 成果展示 |
附件一:經費概算表
項目 | 單位 | 單價 | 數量 | 金額 | 備註 |
外聘講師鐘點費 | 節 | 400 | 216 | 86,400 | 籐編及編織 |
材 料 | 式 | 33,600 | 1 | 33,600 | 線材、藤材等 |
|
|
|
|
|
|
以下空白 |
|
|
|
|
|
合計 |
|
|
| 120,000 |
|
本項計畫經費概算總額為:新台幣拾貳萬元整 |
九十七年推動「原住民泰雅傳統舞蹈活動」實施計畫
宜蘭縣金洋國民小學九十七年辦理民族教育活動
推動「原住民泰雅傳統舞蹈活動」實施計畫
一、依據:金洋國小九十七年辦理民族教育活動計畫辦理。
二、目的:
(一)透過學校教育,加強學生對傳統舞蹈的認識及傳承。
(二)發掘本校有傳統音樂、舞蹈方面才能的學生,激發其學習動機,充分發展其潛能。,。
(三)藉由傳統舞蹈的練習來結合泰雅歌謠的傳唱,營造族語的學習環境。
(四)結合社區資源,共同做好文化傳承工作及提昇部落的文化水準。
(五)積極發展原住民泰雅傳統舞蹈為本校的學校特色之一,並參與國際少數民族文化交流活動。
三、訓練
(一)期程:
1.第一階段:自九十七年一月一日起至九十七年六月卅日日止。
2.第二階段:自九十七年九月一日起至九十七年十二月卅一日止。
(二)時間:週二至週五早上七點三十分到八點二十分以及週三下午一點三十分到三點三十分止。
(三)教學地點:本校風雨教室及社區籃球場。
四、參加對象:本校三至六年級男、女學生計30名。
五、課程內容:
(一)泰雅舞蹈動作意涵簡介
(二)樂舞背景認識
(三)舞蹈基礎動作訓練。
(四)節奏練習:音感、律動、節奏訓練。
(五)歌舞教學:小米祭、勇士舞、迎賓舞、結婚舞、戰舞等。
(六)原住民舞蹈欣賞:原舞者、文化園區舞蹈、原住民傳統舞蹈(國中小)優等作品。
六、實施方式:
(一)內聘校內有此專長的教師,擔任舞蹈訓練講師。
(二)課程是採男女分組訓練及團體練習方式。
(三)接受外界公益團體邀請之表演。
(四)參加縣內外原住民族舞蹈比賽。
(五)參與部落民俗活動,體驗族群生活。
七、經費來源及概算:
(一)來源:第一階段以製作原住民服裝為主,爭取上級單位經費補助辦理。
(二)概算:如附件
八、師資:
(一)鄭轅緒老師:本校編制內老師,族籍泰雅族,曾指導南澳國小舞蹈訓練,
(二)卓若男老師:本校編制內老師,族籍泰雅族,參加過屏東文化園區舞蹈種子教師研習課程。
九、預期效益:
(一)藉由原住民舞蹈教學,達到認識文化,並落實文化傳承之雙重效果。
(二)參加校外展演、觀摩活動,增加觀摩學習機會,且增長學生社會適應之能力。
(三)學生家長熱忱的參與,帶動社區發展的契機。
(四)促進教師主動學習族群傳統技藝,並與學生在學習中,共同成長。
(五)對傳統文化之傳承,奠定良好之基礎。
(六)提供學生良好之休閒活動,促進團隊精神的緊密結合與師生互動的凝聚力。
(七)強化學校繼續辦理原住民舞蹈教學之意願與信心。
十、本計畫陳校長核可後據以實施,如有未盡事宜者,修正時亦同
附件:
金洋國小九十七年度泰雅傳統舞蹈訓練活動經費概算表
項目 | 單位 | 單價 | 數量 | 金額 | 說明 |
講師費 | 時 | 800 | 20 | 16,000 |
|
教學活動費 | 式 | 30,000 | 1 | 30,000 | 道具、材料等 |
教材編撰費 | 式 | 4,400 | 1 | 4,400 | 碳粉、墨水匣、文具、紙張等 |
雜支 | 式 | 1,000 | 1 | 1,000 | 礦泉水 |
以下空白 |
|
|
|
|
|
|
|
|
|
|
|
總 計 |
|
|
| 51,400 |
|
申請補助金額:新台幣伍萬壹仟肆佰元整 |
承辦人:鄭轅緒 教導主任:謝筱菱 主計:吳仁輝 校長:蔡世英
宜蘭縣南澳國小九十六年度推展原住民教育-子計畫泰雅傳統民俗舞蹈活動報告書
九十六年辦理教育優先區推廣原住民文化課程教學與省思-編織
金洋國小九十六年辦理教育優先區推廣原住民文化課程教學與省思
課程名稱:編織
講師姓名:卓秋萍
教授對象:三到六年級女生
在這幾年的教課程裡,所看到的都是學生們的努力挫折,還好能自己一一的排除,尤其去年裡碰到最不能釋懷的事情,還好有校長的鼓勵及包容,讓我有繼續擔任講師的勇氣。
在與學生們上課課程中也希望在學生們的學習過程中,不要因為自己不會而不敢發問,應本替學習課業的精神,不恥下問,一定要搞懂為止,更何況這門技藝重於學生的耐心及毅力,所以有心,一定會成功做出成品。
再者,並不是每一個人做出的成品都是一成不變,我很鼓勵學生除了熟練基本技能外,也能用自己的創意,做出別出心裁,另人欣賞的作品,這樣才能技藝更上一層樓。
九十六年辦理教育優先區推廣原住民文化課程教學與省思-藤編
金洋國小九十六年辦理教育優先區推廣原住民文化課程教學與省思
課程名稱:藤編
講師姓名:韋清田
教授對象:三到六年級男生
藤編是我們原住民男生的傳統文化其中之一,在這裡真的很感謝教育部及學校,能夠讓我們自己部落的孩子有機會可以學習,並且繼續的把我們自己的文化傳承下去。
現在會藤編的,除了部落的老人及少數的年輕人,很少人是會去主動請教或學習,但是利用這個機會,我可以將我所學的及做藤編的經驗傳授給這些小朋友,我的內心感到非常高興,這整學期下來,看著小朋友上課認真的神情,很專注的聽講我上課的內容,實作的時候,更是用心,我覺得非常感動。到了學期結束的時候,小朋友將成果一起做分享的時候,我看到小朋友的很有成就感的樣子,我也感到欣慰。
希望這樣推廣原住民文化的活動,都能夠繼續下去,這樣讓我們自己的傳統文化能夠生生不息,一代接著一代,看著我們的下一代對於認識自己的文化,有更的體認,並且和小朋友一同交流,對我來說,這個才是最大的收穫。
九十六年度充實原住民教育文化特色及設備器材-足球、跆拳道
宜蘭縣金洋國小推動九十六年度教育優先區
充實原住民教育文化特色及設備器材(二)-足球、跆拳道-實施計劃(修正)
壹、依據:教育部九十六年教育優先區計劃辦理。
貳、計畫目標:
一、發揮原住民族天賦,激發原住民兒童學習興趣。
二、指導正確的運動學習觀念,延長運動生命,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
三、從專長運動中讓原住民兒童獲得成就感,進而肯定自己。
參、實施內容:足球、跆拳道
肆、實施方式:
一、訓練期程:自九十六年二月一日起至九十七年一月三十一日止
二、體能訓練、技術訓練、戰術訓練等,依學生個別差異實施教學。
三、工作組織與人員:
(一)領隊:吳元和校長
(二)教練團:
1.足球:林憲忠(教練證如附件一)
2.跆拳道:柯成生先生(教練證如附件二)
3.管理:王興義主任、游文光老師
(三)行政人員支援:
職 稱 | 姓 名 | 推展工作 |
幹事 | 吳仁輝 | 經費核銷及審查 |
護士 | 張懿文 | 出納事宜 |
四、教材重點及內容:
(一)足球:
1.熱身操及伸展操
2.間歇訓練
3.循環訓練
4.盤球訓練
5.純接球練習
6.停球練習
7.雙人行進間練習
8.三人撞牆練習
9.疊瓦市傳球
10.搶球練習
11.錄影帶教學
12.跑位
13.小組練習
14.分組模擬比賽
(一)跆拳道:
1.熱身操及伸展操
2.正拳攻擊
3.逆手刀
4.雙手刀
5.前踢
6.側踢
7.後側踢
8.後旋踢
伍、經費:
一、來源:教育部全額補助。
二、經費概算表如附件一。
陸、預算效果:
一、提倡正確的運動觀念,培養兒童規劃運動生涯。
二、倡導成就感教學,讓學生在愉快中學習球類運動。
三、培養兒童正當的休閒活動,從休閒中學習如何善用時間,體會生命的意義,積極規劃生涯。
四、將足球運動推廣至社區,使其成為社區生活的一部份,激發每一個人對於社會各項活動的認同感,以營造社區的生命力。
附件一:經費概算表
項 目 | 單位 | 單 價 | 數量 | 金 額 | 備 註 |
外聘講師鐘點費 | 節 | 400 | 55 | 22,000 | 跆拳 |
外聘講師鐘點費 | 節 | 400 | 40 | 16,000 | 足球 |
材料及設備 | 式 | 20,000 | 1 | 20,000 | 球及球具、跆拳設備等 |
比賽及移地訓練 | 式 | 10,000 | 1 | 10,000 |
|
|
|
|
|
|
|
合 計 |
|
|
| 68,000 |
|
本項計畫經費概算總額為:新台幣陸萬捌仟元整 |
九十六年度充實原住民教育文化特色及設備器材-籐編、編織
壹、依據:教育部九十六年教育優先區實施計畫辦理。
貳、計畫目標:
一、延續泰雅文化,讓原住民年輕學子體驗先民生活、認識歷史、明瞭文化,以建立自信。
二、結合生活與藝術,讓學生在學得一技之長外,藉由藝術之陶冶,確立正確人生觀。。
三、激發創意,提昇泰雅文化藝術。
參、實施內容:籐編、編織
肆、實施方式:
一、時間:
(一)自九十六年二月一日起至九十七年一月三十一日止
(二)每週三下午12:50-14:50
二、地點:
(一)竹、籐編織:泰雅傳統建築物穀倉、自然教室
(二)布編織:傳統文物室
三、對象:
(一)竹、籐編織:三至六年級男生
(二)布編織:三至六年級女生
四、講師:
(一)竹、籐編:韋清田、王興義、柯成生、游文光及本校推展泰雅傳統藝術教育工作小組
(二)編織:卓秋萍、胡素秋及本校推展泰雅傳統藝術教育工作小組
五、教材:
(一)講師自編(以本部落常見、使用為主)
(二)泰雅傳統文物
六、教材重點及內容:
(一)竹、籐編織:魚網、背簍、魚簍手提籃、背袋、帽子、置物籃、工具包及服飾佩件等。
(二)布編織:小米吊飾(串珠)服飾、桌布、背單、筆盒等。
伍、推展小組:
職 稱 | 姓 名 | 推展工作 |
校長 | 吳元和 | 綜理傳承工作 |
教導主任 | 謝筱菱 | 擬訂計畫及協助推展籐編工作 |
總務主任 | 王興義 | 協助推展編織工作 |
教務組長 | 卓若男 | 協助傳承工作 |
教師 | 游文光 | 執行傳承工作 |
幹事 | 吳仁輝 | 經費核銷審查 |
護士 | 張懿文 | 經費撥付 |
陸、經費:
一、來源:教育部全額補助。
二、申請經費共計新台幣陸萬元整。
三、經費概算表如附件一。
柒、預期效果:
一、藉由薪傳工作的推展,學習基本編及織的技術。
二、以生活化及實用性為主的教學過程中,提升學生的興趣,進而喜歡傳統手工藝之技能。
三、辦理成果發表會,以落實教學。
附件一:經費概算表
項目 | 單位 | 單價 | 數量 | 金額 | 備註 |
外聘講師鐘點費 | 節 | 400 | 70 | 28,000 | 籐編及編織 |
內聘講師鐘點費 | 式 | 260 | 30 | 7,800 |
|
材 料 | 式 | 12,200 | 1 | 12,200 | 線材、藤材等 |
以下空白 |
|
|
|
|
|
|
|
|
|
|
|
合計 |
|
|
| 48,000 |
|
本項計畫經費概算總額為:新台幣肆萬捌仟元整 |
藤編
金洋國小傳統藝術 ——藤編簡介 一、材質:竹、藤、柳葉、月桃、麻。 二、技法:透孔六角編、三角編、十字編、方格編、斜紋編、紋編、螺旋纏繞等。 三、種類:竹籐編背簍、魚籠、魚筌;藤編菸草袋、衣籠、濾酒器、笊、盛籃、背帶、藤帽;月桃蓆麻織漁網、背帶等。 | ||
| ||
![]() | ![]() | ![]() |
編織
金洋國小傳統藝術 ——編織簡介 南澳鄉為台灣原住民泰雅族所居之地,是優秀民族,與大自然為伍,勤奮耐勞,勇敢純樸。 但因時代、環境、社會的變遷,原住民在物質文明富裕中,使祖先的優良傳統文化、藝術,漸漸失去了它獨有的風格。若不加以維護,泰雅文化將在地球上消失,這不僅是族人的損失,亦是我中華民族文化資產的損失,如何讓它 為保存延續泰雅傳統文化、藝術,及配合政府推展傳統藝術薪傳政策,本校以泰雅族傳統藝術文化中的織布、藤編等項目,為本校傳統藝術傳承之重點。由於上級單位的積極推展及經費的補助,再結合地方熱心人士及本校全體同仁的參與,方能將這寶貴的文化遺產,傳承給下一代,使泰雅文化內涵,從學校落實在學生的認知意識裡,內化於心靈 本校實施傳統藝術薪火相傳編織活動 | |
─ 泰雅織布推展活動沿革 ─ 81學年度擬定本活動計畫,並向縣政府申請經費。 82學年度開始實施本計畫,並列為宜蘭縣推展傳統藝術薪傳活動之學校。 83年5月本實施活動成果 (泰雅織布),於縣立文化中心展覽室中展出。 84年6月配合全縣龍舟賽,於冬山河親水公園中展覽,深受讚揚。 84年6月為使本藝術活動推展至社區,向上級爭取經費,辦理推展社區文化活動,以泰雅織布及山地泰雅舞為主,深受社區民眾喜愛與參與。 84年6月配合全縣龍舟賽,於冬山河親水公園中展覽,深受讚揚。 | |


